查看原文
其他

渡十娘|为什么上海人还在怀念90年代初的生活?

渡十娘 2024-02-19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荒岛星空 Author 许仰东

做公众号里的《纽约客》

戳蓝字一键关注 渡十娘

转发也是一种肯定


文字|许仰东

编辑|渡十娘  


许多像我一样生活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人,开始怀念起90年代初的上海。


那是一个没车、没房、没有互联网的时代。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上海,内心却充满着快乐。

90年代初,国际饭店还是上海CBD的地标建筑



PART.01



左起:孙华良、许仰东、梁振民、姜丕基、周忻


我在整理书稿的时候,翻到了这张老照片。那应该是90年代初拍的。

20多年前照片上的梁振民、姜丕基、孙华良、周忻,有的移居海外,有的退休,有的仍在商海博击。照片上,每人的裤带上有一个BB机,从外型看还是数字呼机。

那个时候,还没有互联网。大凡名片上印着呼机号的被称为“上流社会”。记得挤在公交车里,当呼机发出响声的时候,周围会有很多羡慕的眼光。

上海人在九十年代初很少喝咖啡。朋友们聚集的主要方式是相约在黄河路、乍浦路晚餐,每到夜灯初上的时候,这两条非常狭窄的马路,霓虹闪烁、酒肉飘香。这两条大上海的小马路,是当年社交集聚的名片,许许多多的故事发生在这两条街区和傍晚后的时分里。

等待图书馆开门的市民


我喜欢那个年代的上海。虽然现在看来抑或有些土气。

记得我和朋友们的据点是乍浦路的“华南饭店”和黄河路“阿毛炖品”,华南饭店的美女老板赵丽佳,是圈内许多人的好友,大家忙碌了一天后,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她的饭店里。经常是围着饭桌谈天说地,吃了一半又有熟人到来,便加个位子、添份碗筷、加些酒菜,在馆子里海阔天空到午夜时分。

黄浦江的轮渡,如今还在我们的记忆中


那个时候,餐桌上的气氛有趣、坦诚并快乐,饭局上不聊政治,朋友们经常把白天遇到的事与大家分享,需要别人帮忙或者别人有什么困难的,都可以在饭桌上搞定。一壶烧酒就可以畅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海阔天空,几杯下肚,无所不谈,有若高山流水的默契和简单。

如今的上海,数不清的豪华餐厅、各式各样的精品菜谱,但总是找不到当初那种点一盘大王蛇撕咬的香味,找不到那种家常便饭里聚在一起的乐趣。

我怀念那个时代的上海,怀念那两条夜晚的小马路,怀念举起酒杯时内心的干净和真实。
        
PART.02



九十年代初,上海没有很多高楼大厦,虹桥开发区刚开始建设、陆家嘴还是一片农田,那个时候,并不起眼的新华路,还是世界元首们进出上海的国宾道。

我在文汇报上班的时候,窗外除了建设中的东方明珠,陆家嘴还是一片荒芜的农田。在南浦大桥和延安路隧道建成前,从外滩到陆家嘴短短几百米的江面距离,需要在十六铺轮渡几十分钟,在上海人心里,黄浦江的东西两头,一个叫市区,一个叫乡下。

90年代初的上海外滩


宁要浦西一张床,不要浦东一套房。

我经历过那个真实的年代。

上海在全国人眼里,就是拥挤的小弄堂、马桶、煤球炉、几代人挤在一个阁楼的市井生活。

但那时的上海,在所有人的心里依旧非常辉煌,甚至散发着浪漫。

自行车是当年上海城市的一道风景


不知这是否是上海里弄文化灿烂的最后年代?那个时候年轻人连恋爱的地方都没有,但外滩的恋爱墙一点也不失浪漫;那时候,《上海滩》上映的时候,许多的弄堂口摆着露天的电视,熟悉的邻居们拥挤在一起,看自己这个城市里以前的故事;大凡有足球转播的时候,举着啤酒、赤膊呐喊围坐在一起那种场面,后来慢慢消失在这个城市里;那个时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,大多还没有自己的商品房,但走在大街小巷的上海人,脸上都自豪并幸福。

当年的外滩堤岸,被称为“恋爱墙”


我一直在怀念着那个年代里,上海人特有的清高和浪漫。

许多上海人好像从来不抱怨居住的困难。从拥挤的弄堂、阁楼里走在大街的上海人,一直自豪是大都市的主人,男的西装干练,女的色彩漂亮,穿得干干净净,一群活得非常体面的人群。

那个时候,我也经历了一家五口三代人,拥挤在在沪太新村才30多平的生活,但就象许许多多的上海人一样,每天上班下班有使不完的劲头,不象当下,许多人开始成为房产的奴隶。
        
PART.03



那个年代,上海没有私家车、没有地铁。公交和自行车,这个千万级人口的城市神奇而有序地转动。从长宁到杨浦,得坐上三、四个小时的公交。那时,每天上下班时公交非常拥挤,许多的上海笑话和故事发生在这里。

流水般的自行车和拥挤的公交车,是上海的一道风景。火车经过这个城市的时候,许多道口的红灯几分钟内便能积压上千辆自行车。记得光新路火车道口打开时的那张上千辆自行车过道口的照片,曾经是著名的摄影作品被流传。


马路上,几乎每个红绿灯底下,站着交警,那个年代,交警的哨声和手势,是上海的记忆。

我也曾经是这个城市的骑车簇,迎着朝阳上班,面对夕阳下班。摩的,是上海曾经的风景。有真残疾的、自然也有冒牌的。在那个年代,除非有火烧眉毛的急事,打的是极为奢侈的消费。

我每次出差时,拥挤在总是超载、永远没有座位的铁皮火车里,体验过那种臭气熏天、杂乱脏乱的场景。那个年代,如果你能有个靠窗的座位、一瓶啤酒、一只烧鸡,绝对可以让全车厢的人向往。而能进卧铺位,只能是上了级别的大领导。

90年代初,公交车站典型的镜头


记得在90年代初,我曾去日本搭乘过从大阪到东京的新干线,也应阿尔法特公司之邀去法国采访,体验从巴黎至里昂的每小时250公里的双层列车。那种感觉,像是去了另一个世界。

但同所有上海人一样,在花花绿绿的世界面前,上海人的血脉里,从来没有自责、自卑。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真正明白:一个能够伟大的城市,首先有这些伟大的人群。就如在新冠疫情的灾难面前,2000多万上海人集体自律并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一样。


PART.04


         


上海有个美誉多年的称呼叫“海派文化”。在90年代初,上海就是一个读书、看报的城市。

上海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一份《新民晚报》。夜灯初上时,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归来,全家人围着饭桌旁,看报吃饭,是一道风景。上海不关心挂在口头的政治,却细心于这个城市身边实实在在的事。

九十年代初,上海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、文化碰撞。那个年代,许多上海的年轻人开始走出国门,留学打工,将海外文化带回到这个城市。另一方面,港澳台的同胞及世界各地的商人开始进驻上海,将很多的新思想注入到了这个城市。

我和许多曾经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,开始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巨大变化。

下班时市民排队上公交


我特别喜欢那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年代,上海的年轻人一边读着《青年一代》、《萌牙》文化营养,一边开始思考创业强国。

那个时候,25岁的郭广昌在1992年和好友拿着不到4万块钱当做启动资金,创立了广信科技,这家公司就是今天影响世界的集团复星国际的前身。

那个时候,25岁的周忻在好莱坞地产公司在学习地产营销,打着“3万元拥有一个家”的广告卖房,后来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中国地产营销第一人。

那个时候,北京东路有个特别的商店叫“友谊商店”,上海市民即便有钱也无法买到友谊商店的商品,因为这里只对外宾、国际海员和华侨开放,直到1995年关闭前,一直是国际最新商品的上海窗口。

专供进口物品的北京东路的“友谊商店”


那个时候,古北新区是港澳台和日本商人的集中地,只针对海外人士可以购买的“外销房”。港台文化也开始对接大陆,人们都熟知当年许多的流行歌曲,象齐秦的《大约在冬季》、赵传的《我是一只小小鸟》、成龙的《明明白白我的心》等歌曲开始家喻户晓。

那个时候,建国以来上海投资最多、规模最大、设备最为先进的文化基础设施——上海影城落成并举行了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……

九十年代初,一个朝气蓬勃的上海,同时在文化和经济两个层面,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。

PART.05



1992年,是上海发展的一道分水岭。

那年1月31日-2月20日,邓小平来到上海,发表了上海要“一年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”的一系列重要谈话。他在上海期间的谈话,是著名的“南方谈话”的重要内容,开始影响了整个中国和上海。

90年代初的上海,成为一个光荣和梦想的年代。在1990年至1995年中,我和所有的上海人,都亲历了这个城市巨大的变化。这些变化如今仍影响着我们这座城市。


1991年,南浦大桥建成通车、虹桥机场国际候机楼落成;


1993年,上海杨浦大桥通车。

1994年,中国规模最大、设施最齐全、功能最完善的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——上海市内环线工程全线建成。


1995年,上海地铁一号线正式投入运营。当年,上海第三条城市高架道路——延安路高架西段工程启动。而同时纵贯上海市中心的南北高架工程全面建成通车。

90年代初,东方明珠塔建造时,陆家嘴还一片荒凉


1995年,上海地标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落成开播。

90年代初的上海,不仅实现了邓小平“一年一个样,三年大变样”的跨越式发展,而且诞生了无数的中国第一。

全球最大的银行——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;

全国文化系统首家股份有限公司——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;

绝迹40年的工艺品拍卖重新在上海开拍;

上海第一家私营中外合作企业——中美合作上海好来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;

海首家中外合资银——上海-巴黎国际银行签约

全国首家土地估价所——上海土地估价所成立;

由上海贸易信托公司兴办的上海典当行开业,这是上海兴办的第一家新型典当行;

全国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——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;


中国第一家国际期货商品交易市场——上海商品交易所开业;

上海首家区域性、综合性、股份制商业银行——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开业,结束了上海40年来没有地方性银行的历史;

全国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交易市场——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……

我们有幸亲历了这个城市天翻地覆的变化,直到今天,每每站在黄浦江畔看雄伟的陆家嘴,或者在延安路高架驱车,都会怀念那个蒸蒸日上的年代。

PART.06



20多年过去,互联网改变了这个世界。

上海街头,人们生活里曾经依赖的公用电话已经消失;

许多全国各地的人群成为了“新上海人”;

沪语开始在下一代流失,许多上海的孩子会说英语却不会说上海方言;

住进商品房的人们,偶尔推窗看到那些保留建筑才会想起曾经的里弄生活;

十六铺夜晚的游艇灯火阑珊,不再是当年拥挤的轮渡码头;

私家车里的现代音乐,取代了当初马路上自行车的铃声;

改造过的乍浦路、黄河路,已经面目全非,不再是当年上海人向往的美食街区;

像我们这些曾经在90年代奋斗在这个城市的人们,开始进入了退休的年龄……

普希金曾说过:一切过去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。

那天,我看到几个老人围在仅剩不多的街头书报亭前,看着当天的报纸,心里有一丝酸楚。
当年街头书报滩,如今己在上海消失

知道,他们像我一样会为今天的上海骄傲,但他们一定会怀念起过去的时光,怀念除夕夜里满城爆竹的声音,怀念弄堂里上班下班互相打着招呼的邻居,怀念马路上叮叮咚咚的自行车铃声,怀念早晨路边滩大饼油条的香味,怀念在公用电话亭排队给亲朋好友的问候,怀念拆开信件时看到亲人手写的书信,怀念并不富裕时大街小巷里人们挂在脸上的笑容……

90年代初的上海,过去了很多年,这是许多年轻人陌生的年代,但却是我们这一代人,会永远幸福地怀念的一段美好时光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



做更好的公号  做最好的自己

昨日更新:


热文链接:

2022 热文排行榜:



其他:

读完请点"在看"让更多人看到







图片 I 网络

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

清单内容来自 I 许仰东

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



生活中

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



·十·娘

DES



IGN


发现 I 家庭 I 乐趣


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?

喜欢?粉她!

有话想说:

海外:dushiniang999@gmail.com
国内:dushiniang999@126.com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渡十娘|为什么上海人还在怀念90年代初的生活?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